第133章 第一天-《从告白气球开始的全能文娱人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大家别骂凉秋和《疯狂的石头》了。

    电影的排片,不是剧组能决定的,而是各大影院判断做出的决定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各大影院都不看好《疯狂的石头》能出成绩,所以才会这样,等第一天的数据出来之后,这些影院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《疯狂的石头》能出这种成绩,恐怕不光是电影院想不到,凉秋本人也想到不到,本来只是玩票性质的电影,居然还火了。

    上个星期《僵尸之地》的导演杜声还嘲讽过《疯狂的石头》一定是部烂片,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感受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网络上的声音开始发酵。

    一些注意到的电影人,已经有了预感,或许他们真的看错这部凉秋的处女作了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不声不响之间,一些百万粉丝的专业影评人开始发声。

    顶级的影评人许坤这样说道:

    “今天有幸参加了《疯狂的石头》的首映礼,回来之后,心情激动的马上做出了这期的影评。

    其实说起来,《疯狂的石头》是一部纯粹的娱乐商业电影,它并没有想表达什么过于深刻的主题,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娱乐观众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现在电影长久以来相当缺乏趣味性,电影人大都固步自封。

    多数认定艺术品质才是影片的唯一标准,而大大忽视了电影的产业特性。现在的电影界,已经不缺少能够拍摄高水准艺术片的人才,而恰恰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场脉络拍出成功商业电影的人才。不要以为商业片比文艺片好拍,拍一部垃圾商业片自然很容易,但要拍出一部能让观众喜欢的商业片绝非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本来我去参加首映礼的时候,心里是不屑的。

    有对电影本身的不屑,也有对凉秋这个作曲人主导电影的不屑。

    而看过之后,影片《疯狂的石头》虽然以夸张的手法来制造笑料,但是你绝不能忽视这部影片严密的逻辑性,片中很多的笑点的成功都在于预先埋下的伏笔。

    虽然夸张但是非常有说服力,足够观众开动脑子来联想。

    由于影片中有着太多戏剧化的巧合,太多预设的幽默包袱,而人物彼此之间又有太多的联系,因此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之下故事极易发生纰漏,但整个故事讲得相当严密,使影片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漏洞。

    这样一部商业电影绝对是需要精密地反复推敲过,而并非耍耍小聪明就可以搞定的。

    纯粹的娱乐,加上精湛的布局,这是这部电影让我惊艳的地方。

    我相信它的未来,也相信我的眼光。

    或许正是因为作为这部电影的核心,凉秋本人不是专业的电影人,才能做出这样的电影吧。

    看过《疯狂的石头》之后,我唯一的想法就是。

    现在的电影界,不缺艺术片,缺得是愿意放下身段的,纯粹的娱乐片掌舵者。

    《僵尸之地》的成功,是因为杜声导演将本该复杂的末日电影拍得简单,而《疯狂的石头》同样如此,甚至更胜一筹。

    两者都在上映之中,我不想去预测两者的胜负,但我想,这个三月,绝对是所有电影人最值得铭记的三月。

    因为,它或许会改变大唐州电影的未来。”

    作为业内的顶级影评人,许坤的关注量极大。

    在他发布影评之后,立刻就有不少人回复。

    “《疯狂的石头》真的有这么优秀?许坤该不会收黑钱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已经看过两次《僵尸之地》,很好看,但我本来还无法理解它成功的原因。

    但是偶然看到这个影评之后我明白了。

    确实,我们需要的是纯粹的电影。

    现在的电影,导演编剧们带的私货太多了,深度确实有,但是很难说有意思。

    尤其是小成本电影,本来特效就不行,还带上私货,每次都是失望而归。

    既然博主说《疯狂的石头》甚至比《僵尸之地》更好,那我一定会去看看的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些影评人的影响力很强大。

    走向电影院看《疯狂的石头》的观众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造梦影院很快注意到了《疯狂的石头》人流量的变化。

    虽然这种小成本的电影,对造梦,哪怕只是造梦影院来说,也引不起重视。

    可是如果这个电影的编剧是凉秋的话,那就不一样。

    朱永年接到消息,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“《疯狂的石头》上座率居然一场比一场高?没想到凉秋在拍电影方面,也有天赋啊。”

    笑了一声之后,他就把文件放在了一边。

    别说第一天还没过去,就算赚钱,能赚多少。

    没个千万,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3月28日已经结束。

   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来的时候,李维已经到了外面晨跑。

    今天,就能知道第一天的票房如何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首发最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