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我算是个人-《山海降临:我有全套攻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孟古的脑海中猛然出现了这样的一段话。

    此段话出自于《山海经》中的《南山经》,也就是山经的第一卷。

    书中这样说道。

    凡䧿山之首,自招摇之山,以至箕尾之山,凡十山,二千九百五十里。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。其祠之礼:毛用一璋玉瘗,糈用稌米,一壁,稻米、白菅为席。

    用白话文就是。

    纵观南山第一大山脉鹊山,它西出招摇山,东至箕尾山,蜿蜒二千九百五十里。这十座山的山神,都长着鸟的身形和龙的脑袋。人们祭祀山神时,将祭祀的牲畜与一块璋、一块玉共葬于地下,祭祀用的精米是糯米,供山神用的坐席是用茅草编织的草席。

    和狌狌口中的晚峰山神像一模一样,都是鸟身而龙首。

    难道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世界?

    孟古觉得很有可能,《山海经》是上古所著,其中记载了诸多奇闻异事和上古传说,是中华文化的起源。

    但不知为何,书中所记载的世界,突然消失,其中记载的异兽和神话故事,从此再无考证的可能。

    而现在山海世界突然降临,将原本世界覆盖。

    岂不是有必然的联系?

    狌狌?

    他又想到,《南山经》中,对迷榖树和狌狌也有相关的记载,关于《山海经》的记忆莫名地清晰。

    南山经之首曰䧿山。其首曰招摇之山,临于西海之上,多桂,多金玉。

    有草焉,其状如韭而青华,其名曰祝馀,食之不饥。

    有木焉,其状如榖而黑理,其华四照。其名曰迷榖,佩之不迷。

    有兽焉,其状如禺而白耳,伏行人走,其名曰狌狌,食之善走。

    丽麂之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海,其中多育沛,佩之无瘕疾。

    用白话文说就是。

    南山经中的首列山系叫做鹊山。鹊山的首座山叫做招摇山,它濒临西海上端。

    山上生长的树种多为桂树,并且蕴涵有大量的金矿和玉石。

    山中生长有一种草,形状很像韭菜,开着一种青色的小花。这种草名叫祝余,人吃了这种草就没有饥饿感了。

    山上生长着一种树木,形状很像构树一样,木纹是黑色的,它开出的花叶光芒四照。这种树林名叫迷榖。人将这种花叶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路。

    山上还有一种野兽,长相很像猕猴,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。它时而爬行,时而像人一样站立行走,这种野兽名叫狌狌,人若吃了这种野兽就会变得非常健走。

    山下的一条丽水向西流入大海。丽水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,若将这种贝壳佩带在身上可以防止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