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5 内忧外患-《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武德三年夏,道一下山,与安道一块儿进京,因文渊之故,他对其生了嫌隙,后因重阳踏青登高望远,去了下水镇,又经历陈宅之事,还有安道的话,令他彻底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道一并非是害死文渊的真凶,相反她还帮助文渊得到了解脱。

    除了文渊一事外,他在长安近两年来的日子,还算是快活的。

    这不,战事一停下来,便想起了长安的好来。

    尤其是九月初九,重阳节。

    陈夷之望着东都附近,寂寞开放的菊花,暗忖其应生在长安的某处园中,即使此刻战事停了,他想要照着习俗,登高望远,可是又有哪位故人,给他送酒送吃的来?

    长安有他的故人,还有他的牵挂和亲人。

    秦王此番入京,还带走了原濮阳县的胡主簿,此人知晓之事,可令朝野震惊,甚至动荡,希望秦王他们一切顺利,不要涉及到旁人才好。

    秦王回京的路上,并不顺畅,几番浴血,终在武德八年秋末,带领着大军,抵达了长安城。

    因战事初歇,大军在城外镇守,京城内人人自危,早市都快赶上了宵禁。

    内忧外患的情形下,能安抚百姓的最好法子,便是解决这些忧患。

   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秦王在太极殿,与其中一波臣子,主张打回去,打到蛮夷秋毫不敢有所犯。另一波不主张战事的,则有所顾虑。

    眼下蛮夷四起,东夷便有高丽、新罗、百叶、倭国;北狄有突厥、回纥、渤海等十数个小国,更有西戎高昌、南蛮东女国、南诏等等。

    因‘五字部’插手的缘故,从前好捶的小国,如今朝廷需要大量的兵力,方才能同时镇住。

    朝廷同时出兵多出,长安城等各处重要的塞道,谁人来守?

    暗中虎视眈眈的‘五字部’,有谁能肯定,他们没有人混进了朝廷中?

    朝廷的大军一旦离开,谁能保证‘五字部’,不会趁虚而入?

    问题又绕到了最初,内忧外患中的内忧。

    ‘五字部’中主事的几位尊者,以及幕后的徐长老,眼下都不见踪影,这些药人比东都那一批,还要难缠,他们身上的甲衣,刀抢难入,想抓活的给他们解药性,简直难上加难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王玄之在谢家,亦在说着关于‘五字部’的事。

    “几位尊者有伤在身,应是躲起来养伤了,为何徐长老亦是多日不见人影?”陈舒光这段时日看起来,是越发的稳重,远超其兄当年,道一认为现在他的能更好的待在皇城里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