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众人听陆翊这么说,都沉默不语。 陆翊看着众人,见都不说话,就要拍板,就这时,陈登站起身道:“我觉得不妥。” 陆翊道:“理由。” 陈登道:“吴侯的确仁义,能够为百姓着想。” “而且,也的确考虑到我们更擅水战,却不擅长陆战的特点。” “但是——” 陈登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羊皮卷,上面画着一小地图。 指着襄阳和许都,陈登问陆翊道:“敢问吴侯,我们江东现在的实力,能够同时应付曹操和刘表双方的夹击?” “我们江东现在的确拿下了庐江和徐州,实力增大了一些。” “但是,我们的实力,其实和袁术鼎盛时期相差无几,甚至,还要略差一些。” “一来,袁术鼎盛时期,占据南阳等地,这些都是良田丰盛之地,远不是江东可比。” “二来,南阳等地人口密集,兵源充足,江东也比不过。” “良田决定粮草供应,兵源决定将士数目。” “打仗最重要的两大因素,江东都比不过袁术鼎盛时期,所以,说不如袁术鼎盛时期,并不为过。” “可袁术鼎盛时期,依旧无法胜过曹操。” “就算我们依靠着将士之勇猛,谋士之聪明,比袁术更善战一些,我们也只能勉强对付曹操。” “可如果我们真和曹操开战,荆州刘表又岂能作壁上观?” “曹操此人乃枭雄,和他止戈,只是一个计策,却不能完全把它当做保命手段。” “一旦他联合刘表,对江东合围。” “届时,我们根本无法挡住夹击。” “如果百越之众再趁机反叛,我们更是前后不接,危险至极。” “将治所放在合肥,真面临如此险境,那我们就是自掘坟墓。” 又看向张纮道:“至于迁移秣陵,此时也不是合适之机。” “河北袁绍和幽州公孙瓒很快要决出胜负,胜出一方,必当南下。” “我更看好河北袁绍获胜。” “一旦河北袁绍获胜,他势必兵分两路南下。” “一路从邺城度黄河而下,直取许都。” “另一路从青州而下,进攻徐州,然后广陵,然后是江东。” “我们刚刚占据徐州,民生城防皆凋敝。” “而袁绍又有长子占据青州。” “一旦袁绍获胜,袁绍大军从青州进攻,徐州,并非我说丧气话,很可能保不住。” “袁绍挟大胜之势,拿下广陵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” “如果现在将治所迁移秣陵,到时候,江东没有任何缓冲,直接面对袁绍大军,恐怕也是灭顶之灾。” “所以,目前而言,治所依旧在吴县才是更好的选择。” “不过,如果我们休养生息之后,徐州稳固,或者拿下荆州,我们则可以迁移治所。” “届时,可以将治所迁移到秣陵,或者襄阳。” 陈登的话,让众人都喧闹起来。 好一会儿,张辽也站起身道:“吴侯,事实如此。” 赵云见状,也跟着站起身道:“附议!” 第(1/3)页